在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發展過程中,汽車對周邊環境的感知與理解,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本前提。傳感器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礎,只有準確及時地感知車輛周圍的道路、其它駕駛主體、行人等信息,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行為才會有可靠的決策依據。
根據國家標準GB7665-87,傳感器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規律(數學函數法則)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。雷達傳感器是為汽車提供環境感知、規劃決策的智能傳感器,其核心原理為通過發射微波、聲波或激光并接受回波來進行物體探測,是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器,起到無人駕駛汽車“眼睛”的作用,為無人駕駛提供安全保障。其中,用于環境感知的主流雷達傳感器包括超聲波雷達、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三種。超聲波雷達在近距離探測、成本和尺寸方面具備優勢,但遠距離探測、分辨范圍、探測精度、成像能力及檢測速度等性能方面表現較差,適用于泊車場景。